常德师范附属小学!

常德师范附属小学

教学论坛

活动,让德育更有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7-11-03 16:43

 

内容提要: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采用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内化,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本文旨在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对活动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活动  道德情感  道德认识  道德行为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 。”只有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去感受、体会、思考和实践,使外在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发生相互作用,变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以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品德发展是通过主体的活动实现的。《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精心设计、组织各类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

一、情景表演活动,课堂中模拟生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表演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利用小品、讲故事、相声、舞蹈等课堂现场表演可以直观地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易于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激发道德情感,深化道德体验。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
    如教学《小偷小摸危害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姓胡的青年双手捧头,满脸痛苦,泣不成声地向他的老师说着他由小偷沦为万元大盗的经历,并且后悔莫及地叫着:“我不应该呀!我真不应该呀!”这样设置让学生有耳闻目睹之感,从情感上与忏悔者产生共鸣,接着让学生了解案例,其间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节“假如你是他的长辈,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让几位学生试着当小胡的长辈,对小胡进行劝导,使道理从学生自己的口中自然显现出来,比单纯的讲述要自然得多,很好地收到激情明理的效果。
    《要关心体贴父母》的教学可以设置模拟情境:让两组同学分别表演“妈妈生病的时候”“爸爸下班啦”的小品,由体会小华情感体验、模仿小华的做法的同时,思考如果自己也遇上同样的问题时该怎么做。通过活动中的深切体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更强烈。

二、集体讨论活动,交流中感悟生活,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引自大纲) 由于学生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我们组织的讨论容易流与形式。而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例如,教学《我们的学校》时,参观完校园,我就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老师请各组学生先在一起讨论一下,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来汇报,参观得仔细、讲得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组颁发奖章”。有了参观的过程作为铺垫,学生讨论的时候就有话可说,有的小组在老师的指点下,还作了简单的记录。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时候让他们推选代表,有时候则给各个组的组员编好号码,轮流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讨论,是《品德与生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学会交流,学着自信。

三、课堂外社会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也是《品德与社会》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时,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分工,1号同学负责采访提问;2号同学负责画下被养护的花草树木;3号同学负责记录养护的方法;4号同学负责拟订意见;5号同学负责聘请活动指导者。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用许多办法了解到了小组所关心的问题,找到了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并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成立调查组,到自己所在地区去调查残疾人的生活情况,并进行组内分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团结合作, 了解到本镇残疾人生活的基本情况,有什么困难等,通过调查,尽力为残疾人做点什么。教学《怎样才凉快》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去调查所在社区的断电断水情况,从而了解到国家水电的缺乏,增强学生节约水电、爱惜资源的意识。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懂得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引自大纲)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其实,《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通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